房东大姐的家位于巴尔的摩南部郊区,从市中心开车大约半小时的车程。房子是 2009 年购置的,当时美国爆发了那场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的次贷危机,美国国内房价大幅下跌。购房者除了已支付的首付和已偿还的按揭外,银行的剩余贷款比重新购置一套房子所花费的钱还要多。所以,很多家庭索性将抵押的房子彻底归还给银行,银行无奈之下,只好折价出售。精明的房东大哥果断出手,用 21 万美刀买下了原本价值 32 万的房子。他们家所在的小区建在一个山坡上,住户不到一百家,周围树林环绕,十分幽静。房子很新,应该是近几年开发建设的,都是三层的小洋楼,两三户连在一起。
晚上 8 点多,我们抵达家中,大哥已经做好晚餐等候我们。大哥个子不高,长着典型的国字脸,留着短发和八字胡须,身体健硕,胳膊和胸部肌肉结实,整个人看起来很像曾志伟。晚饭准备了炒菜和沙拉,主食是煎饺,还有一个汤,中西餐搭配,美国华裔家庭的餐桌大多如此。
吃完饭,我把从书院门购买的一幅华县皮影送给他们。皮影镶在玻璃镜框里,十分精致,乘飞机时我没敢托运,一路小心翼翼地带着,正所谓 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”。之后,爱人帮大姐收拾碗筷,我和大哥坐在客厅喝酒聊天。
大哥来美国已经三十多年了,在美国度过的时间比在国内还长。多元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人生阅历,使他看待问题的视点、视角和视野与众不同。虽然身处异国他乡,但他对国内的局势极为关注,中央四套是他必看的电视节目。只要有国内的朋友来访,他总爱询问国内的情况,包括政治、经济、民生以及社会焦点问题。
大哥说,他刚到美国的前十年,特别崇拜西方文化,对本民族文化有一种自卑感,后来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。随着与美国人交往日益增多,在入乡随俗的过程中逐渐融合、慢慢体会,他反倒对中华文化越来越自信了。中国历经几千年多种思想流派的交锋、沉淀、扬弃与进化,诸多圣贤给后人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,远非仅有几百年历史的美国快餐式文化所能相比。
近代历史上美国强大、中国弱小自有其历史原因,但是凭借中国人的智慧以及良好制度的引导,中华民族的强盛是必然的,因为千百年来一代一代传承下来、渗透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,是其他很多民族难以企及的。呵呵,久居海外的大哥能将思想统一到与国内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,这或许不只是经常看央视四套的结果,应该是他自身感同身受的人生经验总结,这让我备受鼓舞。
当然,大哥也有一些 “独特” 的言论。当时正值朝韩延平岛危机,周边大国之间的对峙处于最为严峻的时期,如果处理不好,中美极有可能被卷入战争。大哥开玩笑说,中美打一仗也无妨,中国打赢了,我们就统一美国;要是美国打赢统一了中国,到时候选举投票,我们有十三亿人,还是会选出中国人当总统,再把美国统一回来。哈哈,这话也有一定道理,中华文化有着强大的同化能力,我们不是在元代同化了蒙古,在清代同化了满族吗?天下迟早是我们中国人的。大哥还有一个颇为搞笑的观点,他极力鼓动国内来拜访他的朋友要移民,不管移到哪个国家,哪怕是非洲也行,而且要多生孩子,在全球范围内为中国人抢占 “地盘”,把五星红旗插到世界各个角落。
由于我来自号称中国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 “东土大唐”,大哥对我平时的工作和生活颇感兴趣。当听到我周末和驴友队进入秦岭七十二峪穿越探险,国内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,以及亲戚朋友名目繁多的大小聚会时,大哥都觉得十分新鲜。美国人的业余生活相对清净,不像国内这般热闹,而且大哥本人对 Twitter、Facebook、Youtube、Msn 等社交网络并不感兴趣。难怪有人说,在国外(主要是美、加澳、新)是好山好水好寂寞,在国内是好脏好乱好热闹。
第二天早上起床时,天已大亮。拉开窗帘,阳光格外明媚。洗漱完毕后,我找到正在地下室健身房锻炼身体的大哥。他在跑步机上已经跑了半个小时,对面雪白的墙壁上正投影着中央四套的中国新闻,他一边跑步一边观看延平岛事件的最新报道。见我来了,他带我参观了车库以及兼具家庭影院功能的健身房。房子买下后,他利用业余时间亲自重新装修,并未请人帮忙,我不禁对他们一家人超强的生活技能深感佩服。大哥说,他每天早晚都会坚持锻炼,快六十岁的人了,身体棒得能和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的同事相媲美,以前和他们扳手腕也基本没输过。他有一个信念:我是中国人,凡事都要做到最好,绝不能输给美国人。
吃完早餐,大哥一家人送我们前往华盛顿 DC。他们换了一部越野车,依旧由女儿担任主驾驶。从巴尔的摩出发,沿着 95 号高速向西南行驶大约 1 小时便可到达华盛顿。汽车疾驰,西半球冬日明媚的阳光洒下,大西洋吹来的海风拂面,道路两边是连片的松林和草坪,还有挂着美国国旗的精致建筑物,一切都充满了典型的美国风情。
美女司机打开收音机,一位老奶奶播音员正在播报本地新闻,语速很慢,声音慈祥亲切,就像自家的外婆。大哥说,这位老奶奶播音员已经七十岁了,由于播音风格独特,在本地非常出名,拥有大批粉丝,所以迟迟未能退休。新闻报道之间穿插着怀旧歌曲,其中有一首男中音的吉他弹唱,旋律优美,一唱三叹,韵味十足。
我赴美之前,在手机里下载了《加州旅馆》(Hotel California)、《乡路送我回家》(Take Me Home, Country road)等几十首脍炙人口的美国歌曲,原本希望有机会租一辆车自驾横穿美东美西,在车上收听这些经典歌曲,想必那种感觉一定会截然不同。记得2008年在意大利旅行,从米兰到罗马途中,团友都在聊天,我带着耳机收听普契尼、罗西尼的歌剧,当时的感受美妙极了。这次来美时间紧迫,爱人也没有更长的假期,这个想法无法实现了。
车子很快抵达华盛顿。大哥曾在华盛顿 DC 工作多年,对这里非常熟悉,他还曾有过一晚在白宫附近的宪法大道(Constitution Avenue)和朋友连喝三场酒,最后醉倒在街头的经历,真可谓性情中人。路过国会山时,我们两家人一起在附近转了转,拍了合影,随后他们把我们送到预定的宾馆,就此告别。
结识房东大哥是美国之行中最值得铭记的事情之一。大哥一家在美国三十多年的奋斗历程,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、乐观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,深深感染着我。我想,大哥的经历也是上一代华人在异国他乡打拼的典型代表,令人敬佩。离开美国前夕,我给大哥打电话告别,可惜没有打通。期间,大哥捎来了一盒威士忌,里面共有四瓶,口味各不相同。回国以后,受大哥的启发,我也买了一台跑步机放在客厅,晚上没事看电视的时候就跑跑步,这时就会想起远在大洋彼岸留着八字胡的房东大哥(鲁迅《藤野先生》的风格?)。
房东大哥家巴尔的摩的房子
居住小区一角
准备出发去华盛顿
写于2011年4月25日